gi pi
在外人眼中,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公益家;在职工眼里,他是一个拼搏大度的老板;在母亲眼里,他是个尊长爱幼的孝子。他说:“‘家和万事兴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,家庭和睦不仅能帮助事业蒸蒸日上,还能教育子女更好成长。”他就是苏尧棠,一位传承好家风的优秀典范。
来到苏尧棠家里,他和老伴正陪着母亲聊天。现年68岁的他已渐渐从企业中退休,在家养养花草,看看电视,陪母亲聊聊天,还抽空帮忙整理一下苏氏志。每天看似清闲,却是充实不已。
苏尧棠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改革开放初始便先知先觉,创建了我县第一家陶瓷企业佳美集团。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材料加工、产品开发与生产、彩印包装、运输仓储、报关出口内部配套一条龙的运作体系,成为我国规模最大、业绩最为突出的专业出口工艺品集团企业之一。
企业发展了,效益提高了,苏尧棠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,生活简朴,秉公办事,从不浪费一分钱。他将公司每年的利润进行合理分配,利润总额的40%作为企业再发展基金,20%作为生产职工奖励基金,20%作为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奖励基金,10%作为人才培养基金,10%作为新产品研发基金,这样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无限的作用,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,又凝聚了人心。苏尧棠凭着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,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。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的表彰奖励,先后被授于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、福建省劳动模范、福建省优秀专家、福建省优秀企业家、泉州市劳动模范、泉州市优秀共产党员、泉州市民企创业元勋、泉州市优秀社会主义特色建设者、泉州市30位杰出人物等称号,还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、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、泉州市第十一届、第十二届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。
润物细无声。苏尧棠说,自己的行为、习惯和取得的成就都深受父母亲一言一行的影响。他从不忘父母养育恩情,他说父母养育之恩重如山,情深似海。作为家中长子,苏尧棠总是以身作则,做好行孝榜样,以育后人。
苏尧棠的母亲已是92岁高龄的老人,他无论事业有多忙,都会安排时间陪着她聊天话家常,谈过去,讲未来,还经常带他们去兜圈看夜景,85岁之前还经常带他们出去旅游,到过厦门、泉州、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香港、新加坡、泰国、澳门等地。需出差远道,必定到父母跟前握手告知,还得天天打电话问寒问暖。老人有个头疼脑热,他就放下繁忙工作,守在身边,端汤送水。
“尧棠特别孝顺,这个媳妇(苏尧棠妻子),结婚40几年,与我相处40几年,也从没有发生口角。”母亲孙淑华感慨地说道。
“一家人就要住在一起!”苏尧棠和母亲及兄弟全家共65人,同住一栋楼,同在一个食堂用餐。四楼有个活动议事大厅,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家庭生活事项,时不时地召开“家庭会议”,议事中有争论、有建议、有表扬、定家规、定制定、订目标,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,热闹非凡,团结和睦,幸福美满。
好的家风需要代代相传,苏尧棠常常教育子女们说“家和万事兴”是中国的传承文化,不但要铭记心中,要更好地落实在各项工作行动中,要将事业做成百年老企,千万要牢记八个字:“学习、勤俭、诚信、包容”,并在工作中勤以践行。
在同村人眼中,苏尧棠更大的成功是在事业有成后,不忘回馈社会和家乡的建设,不忘关爱左邻右舍的老人,始终践行着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传统美德。宝美村老人协会副会长苏芝草介绍:“苏尧棠兄弟创办佳美集团公司之后,企业办得风风火火,对社会、对家乡都很有贡献……十几年前就开始在每年过年时给村里每位老人发100元慰问金,还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,影响深远。”